首页 山海经

山海经

作者:佚名

山海经》是中国先秦古籍。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、地理、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、巫术、宗教、古史、医药、民俗、民族等方面的内容。《山海经》原来是有图的,叫《山海图经》,魏晋以后已失传。《山海经》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,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[1]。有些学者则认为《山海经》不单是神话,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描述,其中包括了一些海外的远古山川鸟兽,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[2]

目录

作者

《山海经》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。过去认为为大禹、伯益所作。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《山海经》成书非一时,作者亦非一人,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人所作,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。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,司马迁说:“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,余不敢言之也。”。清初纪晓岚编《四库全书》,干脆将《山海经》归于志怪小说一类。陈盘从《周礼》疏中找到:“古山海经邹(邹衍)书”之说[3]。清朝学者毕沅考证其“作于禹益,述于周秦,行于汉,明于晋”。袁珂在《中国神话研究和山海经》一文中说:“《山海经》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,经过多人写成的一部古书,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。”

《山海经》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、刘歆父子校刊而成,并表示“山海经者,出于唐虞之际。”赵桦从其说[4]。晋朝郭璞曾为《山海经》作注,考证注释者还有明朝王崇庆的《山海经释义》、杨慎的《山海经补注》、吴任臣的《山海经广注》、清朝吴承志的《山海经地理今释》、毕沅的《山海经新校正》和郝懿行《山海经笺疏》,民国以后以袁珂的《山海经校注》最流行,研究《山海经》者必读袁书。

内容

《山海经》全书十八卷,其中“山经”五卷,“海经”八卷,“大荒经”四卷,“海内经”一卷,共约31000字。记载了100多个邦国,550山,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、风土物产等讯息。《山海经》中对于动物的记载,据统计有277种之多,有虎、豹、狕、熊、罴、狼、犬、兔、猪、马、猴、猿、猩、犀、牛、彘、鹿、麂、类、豚、禺、羚、羊、象、蛇、蝼、猥、訾、驼、獭、狐、糜、麈等,还有猼??、毕方、帝江、何罗鱼、鸟焉、狌狌[5]。郭璞认为狌狌就是猩猩。其中《山经》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、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,经长期传写编纂,多少会有所夸饰,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在〈山经〉中保存大量祭祀神祇的祭礼,原本都与《周礼》所载纪录对照研究,现在才发现可与新出土的战国简帛《包山楚简》、《望山楚简》及《新蔡楚简》中的祭祷纪录对比研究。

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《山海经》,其中最著名的包括:夸父追日、女娲补天、后羿射九日、黄帝大战蚩尤、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、鲧偷息壤治水成功、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。

除此之外,《山海经》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,例如据说吃了狌狌的肉,有健步的作用,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。

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。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,然后向西,再向北,最后到达大陆(九州)中部。九州四围被东海、西海、南海、北海所包围。这种南西北东的顺序与后代从东开始,东南西北的顺序习惯不同,据研究与古代帝王座北朝南以及天南地北的空间观念有关。

古代中国也一直把《山海经》作历史看待[6],《隋书·经籍志》里《山海经》列史部地理类,马端临的《文献通考》将《山海经》置于《经籍考·史考》中地理书之首[7],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,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,连司马迁写《史记》时也认为:“至《禹本纪》,《山海经》所有怪物,余不敢言之也。”

《山海经》记神灵四百五十多个,多用精米(糈),与巫术相似。还两次特别提到“九头的蛇”。

廖平认为《山海经》是《诗经》的传注[8]

中国学者张明华认为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中的烛龙是指北极极光[9],“人面蛇身,赤色,身长千里,钟山之神也。”符合烛龙形象的极光。有学者据此实地勘察,发现了中国古人早已到达美洲[10]。更有人指出:《海外东经》记载的“汤谷”“扶桑”“黑齿国”等,必是美洲,因有其它典籍可参照,如《东夷传》载:“倭国东四千余里,有裸国,裸国东南有黑齿国,船行一年可至也。”[11]

版本

编排

《山海经》共有18卷,分为山经五卷及海经十三卷。

山海经古图

古山海经有图,陶渊明有“流观山海图”诗句。毕沅在《山海经古今本篇考》中指出:“山海经有古图,为汉所传,有梁张僧繇等图”。

但山海经汉古图已失。今山海经图绘于明清,有如下几种版本:

  • (现代)广陵蒋应镐绘图《山海经图绘全像》
  • (明)胡文焕《山海经图》
  • (清)《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》

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昌仪,从现存的九种山海经图本中选出1000幅山海经图,配合山海经文字,著《古本山海经图说》。马昌仪《古本山海经图说》一般每条目附二图,有的条目多达四图,每条附详细解说,是当前最完备的山海经图本。

相关条目

注释

  1. ^《史记·大宛传》:“至《禹本纪》、《山海经》所有怪物,余不敢言之也!”杜佑认为:“《禹本纪》、《山海经》不知何代之书,恢怪不经。夫子删诗书后,尚奇者先有其书。如诡诞之言,必后人所加也。”胡应麟则说“山海经,古今语怪之祖。”“战国好奇之士取《穆王传》,杂录《庄》、《列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周书》、《晋乘》以成者”(吕子方《读〈山海经〉杂记》,第2页)
  2. ^段瑜:《中国〈山海经〉讨论会争议的问题》,《新华文摘》1985年第4期
  3. ^陈盘《论早期谶纬与邹衍书的关系》,1948年,中研院史语所集刊二十、上
  4. ^赵桦《吴越春秋》:“禹……巡行四渎,与益、夔共媒。行到名山大泽,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、金玉所有、鸟兽昆轰之类,及八方之民俗、殊国异域、土地里数,使益疏而记之,名日山海经。”
  5. ^《南山经》:“招摇之山……有兽焉,其状如禺而白耳,伏行人走,其名曰狌狌,食之者善。”
  6. ^孔子家语·执辔篇》有“子夏曰:商闻《山书》曰:地东西为纬、南北为经”一语,吕子方指出,“在《家语》成书时人们已承认《山海经》是一部地理书了”(吕子方:《读〈山海经〉杂记》,第5页)
  7. ^《文献通考》卷204
  8. ^《〈山海经〉为〈诗经〉旧传考》(载《地学杂志》14卷第3期、第4期,1923年)
  9. ^《山海经新探》(成都市:四川省社会科学院,1986),页308-314。后收录《学林漫录》第8集
  10. ^连云山著《谁先到达美洲》:“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《山海经》,根据经上所说《东山经》在中国大海之东日出之处,他在北美,试着进行按经考察,经过几次失败,他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,河流所出和流向,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,结果胜利了。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,内华达山脉,喀斯喀特山脉,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,与《东山经》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、山峰、河流走向、动植物、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……”
  11. ^叶雨蒙:〈《山海经》与美洲〉

参考书目

  • 《山海经》,ISBN 7-5402-1420-1
  • 马昌仪著,《古本山海经图说》,山东画报出版社,2002年,ISBN 7-80603-521-4;
    最新版本为:马昌仪著,《古本山海经图说》(增订珍藏本)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年,ISBN 978-7-5633-6397-1,收图1500幅,采选的版本达16种。
  • 吕子方:《读〈山海经〉杂记》
  • 亨利艾特·默茨(Henrietta Mertz):《几近退色的记录》(PALE INK, Two Ancient Records of Chinese Exploration in America)
  • 《中华祖先拓荒美洲》,黑龙江人民出版社
  • 《人民日报》,1982年6月6日,第7版

外文翻译本

  •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,译者:安妮·比勒尔(Anne Birrell),Penguin Classics,2000年,ISBN 0-14-044719-9